【蜜蜂杂志】蜜蜂农药中毒与索赔
宋 杰,程一民
1蜜粉源开花期是否允许施喷农药?
答: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养蜂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种植蜜粉源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农药时,需要在施药前3日告知周边的养蜂者,使用航空器喷施农药则需提前5日告知,以防对蜜蜂造成损害。然而,实践中确实存在因不遵守相关规定导致蜜蜂受损的案例,对未尽到告知义务导致蜜蜂大量死亡的,蜂农可以要求施药单位承担赔偿责任。为了便于索赔,养蜂者在发现蜜蜂受到损害时,应当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施药照片或视频、药瓶、证言、证人等,以便索赔调解或诉讼时提供。证据对索赔能否成功至关重要的,没有强有力证据很难获得理想效果。
2 使用农药是否应该注意保护蜜蜂?
答:国家《农药管理条例》的修订已获通过并实施,标志着国家对农药管理的重视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国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尤其强调了对蜜蜂等益虫的保护意识。自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该条例,为规范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保护环境,保护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蜜蜂属于有益生物范畴,因此在使用农药时施药人员有责任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蜜蜂,确保其免受损失。这就要求养蜂人发现施药时,要注意搜集了解对方施药种类,为索赔提供证据。
3 国家对使用农药还有哪些规定?
答:《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不仅确立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还制定了《农药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范了农药生产许可的申请、审查、核发和监督管理过程,确保了农药生产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旨在减少农药对环境和蜜蜂等益虫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共存。
4 如何防止蜜蜂农药中毒?
答:蜜粉源花期农药中毒是当前养蜂业中的一大挑战,做到有效预防至关重要。首先,加强与蜜粉源所有者进行沟通,使其知晓你的蜂场位置,同时向其阐明蜜蜂采蜜与授粉的重要性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再是在花期到来之前应鼓励蜜粉源所有者进行彻底的病虫害防治,避免在开花期间使用农药。若必须施用农药时,须提前三天告知养蜂人,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做好蜂群农药中毒预防至关重要,包括预备替代场地和储备必要的解毒药物(如解磷定、阿托品、甘草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5 发生农药中毒后,如何确定责任?
答:在蜜蜂遭受农药中毒后,除了积极进行解毒抢救蜂群外,还需及时查明中毒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责任。责任可从施药方和养蜂方两方面寻找。养蜂者需持有合法养蜂手续并依法养蜂;在蜜粉源植物种植区放蜂时,应告知周边3000m 以内的村级组织或管理单位,并由其公告,使得周边种植单位和个人知晓蜂场所在位置,避免盛花期施用农药。如确需施用农药时,应选择对蜜蜂低毒品种;接到农药施用通知后,应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施药方的责任在于遵循“预防为主”原则,尽可能在开花前做好防治工作,并遵照相关规定科学施药;若花期虫害严重必须施药时,须提前3日告知所在地及邻近3000m以内的养蜂者,使用航空器喷施农药的单位和个人,应在作业5日前告知作业区及周边5000m以内的养蜂者,以防止对蜜蜂造成危害。一旦发生中毒事故,可根据《养蜂管理办法(试行)》和《农药管理条例》等法规条文追究责任。如有争议,应寻求相关部门鉴定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正常情况下,若养蜂人手续齐全且身份合法,在施药前,施药者明知附近有人放蜂却未通知而擅自施药导致中毒时,施药者应负主要责任;反之,若养蜂人得到施药通知却未采取措施导致中毒时,养蜂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6 发生中毒事故后,如何进行索赔?
答:面对蜜蜂中毒事故,建议首先与施药方进行协商,力求通过和解协议快速获得相应的赔偿。在和解过程中,需综合考虑赔偿金额、支付时间及方式等关键因素。若协商未果导致争议,可向当地农业或环保部门投诉,请求其介入进行调查和处理。当行政途径未能解决问题时,可向案发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同时需向法院提供详尽的证据,如现场照片、受害蜂群状况、喷洒农药的相关迹象及其具体时间、地点等。此外,应保存并提交现场收集到的死蜂样本以及农药容器或包装。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寻求法律资源和专业机构、人士的支持,是确保权益得到维护的有效策略。





以上资料转自【蜜蜂杂志】202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