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杂志】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帮扶活动随记
李宜森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这个时节正是养蜂人进行取蜂王浆、摇蜂蜜等工作的时段。
2024年4月21日上午 9:00,正在蜂场忙碌的我被一阵阵急促的来电铃声打断,原来是养蜂困难户们向我打来求助电话。他们收到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秘书处的通知,要求下午3:00 前到达东营市,领取蜂群、巢础等救济物资。而这些养蜂困难户们,有的年龄偏大,有的身有残疾,有的没车,有的地处偏远,因此来电求助我,希望能代他们去现场领取物资。作为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的一名志愿者,养蜂困难户的求助电话对我而言就是命令,来不及迟疑。我立即与娄祥军、战祥弟、王永朋3位志愿者取得联系,经商议,我们4人决定乘坐战祥弟的双排小货车赶往东营,帮不便到场的困难户们领取帮扶物资。像张培召、周加进等老蜂农都已年逾古稀,出于对蜂的热爱一直坚守养蜂事业;韩京轮、王学锋等蜂农身有残疾,行动不便。而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成立蜂农互助组织的初衷,就是促进养蜂户之间的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在勤勉实干中振兴养蜂业,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因而,帮助弱势困难蜂农,扶危济困,就是我们蜂业志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战祥弟手握方向盘,双排小货车一路向东营方向驰骋。上午 11:00 我们从五莲出发,下午2:00 就到达活动现场。车未停稳,我们便隔着车窗听见院中蜂群有力的嗡鸣声,心中一阵欣喜;而当我们走下车,又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上百只蜂箱摆成几个大圈,地面干干净净,巢门大开,用手提一下未开包带的蜂箱凭经验可判断这些都是饲料充足,没有蜂螨为害的强壮蜂群。蜂场的另一侧,几百箱巢础摆放成一座小山。震撼之余,我不由感慨,原来点滴爱心的汇聚,能在关键时刻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
活动参与者中,有心怀希望的养蜂困难户,也有不畏旅途艰辛的志愿者,大家都是怀着同样的爱心和愿景奔赴而来。在热烈的掌声中,基金会理事长宋心仿老师作了本次帮扶行动的讲话:“希望大家在甜蜜路上不掉队,把基金会帮扶的蜂群领回去养好,在勤勉致富的同时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真正把咱养蜂人的精神发扬光大。”随后,几位志愿者和困难户代表依次进行了发言。一位志愿者说:“我们今天领取的不仅仅是蜂群,更是蜜蜂的种子和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大爱之心的爱心种子。”有位困难户蜂友接着说:“我们把蜂群接回家要精心饲养,使其越繁越多,以宋老师’养蜂、爱蜂、学蜂,做人、助人、育人’的人生座右铭为镜子,帮助更多人,回报社会。回想半年前,莒县一蜂场突发火灾,损失惨重,也是基金会紧急调拨6000元救助资金用以纾困。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给予五莲县养蜂困难户2次70群蜜蜂和若干巢础的帮扶;向日照市15个养蜂困难户施以援手,及时有效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基金会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养蜂闲难户实在在的支持,更在精神上给予了他们莫大的安慰与鼓励。笔者深知,只有养蜂户腰杆硬了安全感足了、看到了希望与奔头,本地养蜂业才能走出低迷,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物资发放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当我们将物资装车完毕,夕阳已沉。于是我们便开着车,马不停蹄地往回赶。
夜色静谧而唯美,星星做伴行路忙。到达五莲已是夜里 11:00,为迎接蜜蜂,受到帮扶的养蜂户们翘首以盼。当我看到他们早已被春雾浸湿的头发,被月光牵扯的背影,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载来的不仅仅是健康而强壮的蜂群,更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希望。
身兼基金会蜂农互助志愿者的娄祥军,向被帮扶的全体养蜂户传达了宋心仿老师的心声:“今夜大家领回家的既是蜜蜂之种,又是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的爱心之种。相信在大家的呵护下,这两颗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也坚信咱们的生活一定会在勤勉实干下走向富裕!”养蜂户们异口同声地说:“感谢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我们一定紧跟宋老师的步伐走,互帮互助、共同富裕、振兴养蜂业!”
时间过得真快,分发完蜜蜂已是凌晨 1:00多。我简单躺在床上迷糊了一会儿,等天刚蒙蒙亮,我又起床投入到繁忙的养蜂生产中。直到下午 5:00 快要结束一天的工作时,手机铃声又响了,这次是昨夜领到蜜蜂的养蜂困难户打来的反馈电话:“都是双王,底下左3右4,7张整板的大子脾,蜂数密集、饲料充足都是无螨害的强群!”他们的语气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兴奋与喜悦。基金会本次帮扶的蜂群,对众多困难蜂农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蜂用翅膀温暖了花开,用口吻酿出了刺槐花的甜香;而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则用实际行动向养蜂户生活的火炉里添了一把柴火。
最美人间4月天,春风含笑柳如烟。远处的春色里,隐隐约约传来了耳熟能详的阵阵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以上资料转发自【蜜蜂杂志】202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