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杂志》:疫情无情 人有情——抗疫情献爱心捐赠活动纪实
宋心仿
新年伊始,自武汉开始在全国迅猛爆发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引发了建国以来传播***广、影响***大的国家灾难。打乱了全国各行各业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各地人民日常的生活规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与部署下,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奋起抗击疫情,采取了空前的封城、封路、封村(居)等***严厉措施阻击疫情发展。
(一)基金会发出捐赠倡议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迅速蔓延的疫情,揪动着宋心仿蜂业发展基金会全体理事们的心。春节期间基金会副秘书长徐连宝提议、基金会各位理事紧急磋商,决定发起“抗击疫情 奉献爱心”捐赠活动,于2月5号在基金会公众号发出了倡议书,倡议基金会理事与爱心企业与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发扬蜜蜂奉献精神,尽己所能捐赠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等蜂制品支援前线抗疫、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免疫力、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免疫力、补充能量,更好地抗击疫情,加快患者康复。倡议书发出后,在全国蜂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国蜂产品协会率先发文表示支持,协会会长、秘书长多次亲自过问,中国养蜂学会领导也给予关注和支持。
捐赠活动开始当天,基金会秘书长周长信率先捐出10万元蜂蜜和蜂胶产品;基金会副理事长王以真与合作单位章晋武先生捐献价值100万元的蜂产品,带头掀起了捐赠热潮。紧接着基金会理事张晓霞、周广雷、战立新、尚建国、赵光培、邹洪、倪恩辉、蔡昭龙、监事王德玲及苏昌鹏、殷昌平、黄馨平、厉日玺、黎凤、杨贤强、邹卫科、张森、李伟、王依增、王世豪等51位爱心企业与人士分别捐出蜂产品6万元~100万元不等的蜂产品。也有些爱心人士直接把几千、上万元现金捐入基金会账号。截止2月16号10天时间通过基金会电子平台报名认捐善款和产品达850万元余,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蜂产品企业敢于担当
近几年来受假产品等多方面影响,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疲软,很多蜂产品企业举步维艰,负担沉重。然而在国难之际,很多企业却显示出了浓浓的爱国情义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涌现出了一批感人事迹。山东蜜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苏昌鹏,看到基金会倡议后,义无反顾地将春节前生产获得国际金奖的11万元的蜂蜜全部捐献出来;几天后得悉武汉有的医院将蜂蜜用于疫情防治收到较好效果的消息,决定再次捐赠20万元的蜂蜜发往武汉。可此时疫情正紧,工人不能上班,工厂有原料没法加工分装。怎么办?苏总便与家人亲自动手,紧张劳动3天,好不容易备足了捐赠的产品,然后又费尽心力联系运输,几经周折才把捐赠的
产品发送到武汉同济医院。
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新民养蜂合作社理事长黎凤女士,是一位退休教师,从事蜂业仅有两年多时间,可以说事业刚刚起步。当得知基金会组织捐赠活动后,她毫不犹疑倾其所有,当即认捐了55万元的中蜂蜂蜜。为了组织货源,她冒着疫情进山区走蜂场,***终将货准备好,可发送武汉却成为难题,至今只运出了13万元蜂蜜,其余尚在争取发运中。更令人感动的是,有的爱心企业或人士几天内重复捐赠几次,王以真、陈达希、章晋武、战立新、蔡昭龙、邹卫科、刘建红、周长兴、张晓霞等人,分别捐赠3次以上,为抗击疫情奉献出了蜂业人的一份真诚与爱心。
这次捐赠活动还引起了国际友人、亚美尼亚前副总统、现任宪法院院长加吉克.阿鲁秋尼扬先生的关注,通过代言人与基金会取得联系,将其价值近200万元的安努莎克蜂蜜捐出来,支援中国的抗击新型病毒肺炎疫情。此情可鉴,精神感人!
(三)养蜂人勇于奉献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我们的养蜂人。今年以来,养蜂人的处境特殊艰难,由于封城封路不能及时转地,行动不便收入无望。但在“抗击疫情 奉献爱心”捐赠活动中,很多养蜂人体现出了蜜蜂的奉献精神与人间大爱。有的将辛辛苦苦收获的仅有的蜂蜜、蜂王浆奉献出来。山东、浙江、吉林、湖北、四川、新疆等21个省市自治区的160多位蜂农认捐蜂产品,几十千克到数百千克,情况不同数量不一,但都是一片火热的心。基金会秘书处工作人员理解大家的心情,考虑到蜂农的实际困难,加之疫情封路等实际问题,在充分赞扬其高贵精神表示感谢的同时,向蜂农朋友们说明情况,劝解大家不要过于劳心费力,但仍有很多养蜂人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纷纷捐款捐物,有的坚持将蜂蜜运出来,有的将十元至上千元的现款打入基金会微信账户。
捐赠活动中养蜂人的奉献精神着实令人感动。泰安蜂业协会刘建红与蜂场在皖南因疫情被困,生产受阻吃行困难,困苦中他参与当地、家乡、行业捐赠4次,捐款捐物达2万元,又向基金会捐款1 000元,再组织泰安蜂业协会会员捐款捐物5万多元。聊城蜂业协会刘桂春会长家庭并不富裕,省吃俭用捐出2 000元,其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刘敬友又捐出1 000元,父子俩不约而同齐心做奉献。浙江“蜂博士”章振东、倪恩辉,吉林杨颖、王志、孙玉庭,福建的苏松坤、重庆刘牧源、广东黄清梅、山东李勇、刘振明,河北蒋艳强、河南陈孟战、美籍华人黄智勇等爱心人士,纷纷组织本单位或者本协会、微信群参与捐赠。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与爱国之情。
(四)克服困难把捐赠产品运送到一线
严格的封城、封路、封村(居)导致车辆不能行驶,人也不能出门,给捐赠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大的困难是捐赠物资运不出去。
正逢武汉***紧张时期:见外地人就隔离。怎么办?困境中,捐赠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行动多方联系,费尽心机也难以成行。怎么办?只好组织将部分蜂产品捐赠给本地的抗疫单位。与此同时基金会也千方百计想办法搞协调,***终与武汉抗疫前线指挥部取得联系得到支持,同意几家重点捐赠单位由“顺丰”快递运送到武汉。基金会决定承担运送武汉的运费,计算运费时才发现该时期运费高的惊人,有的运一瓶蜂蜜就得七八元钱。截至发稿日,基金会已运往武汉价值200多万元的蜂产品,化去运费4万多元。
在武汉疫情紧张期,落实受赠单位是至关重要的。基金会无法派专人去武汉,即便去了也得先隔离14天。好在基金会副秘书长吴发辉与孙旭在武汉,他俩发挥身在疫区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手机与协和医院及武汉同济医院、汉口医院、黄陂医院等抗疫***前线取得联系,获得了受赠许可。然而,他们也都被隔离在家,根本不允许出门,验收、接货、捐赠等活动无法到场,只能通过联系受赠单位领导或者前线朋友进行,顺利完成了捐赠蜂产品到武汉一线的任务。
这次“抗击疫情 奉献爱心”捐赠活动,为抗击疫情奉献了力量,得到了抗疫前线医务人员与领导的赞赏和高度评价。武汉电视台还为此作了专题报道,称颂这一义举为抗疫勇士们增强了体能、提振了信心,体现出了蜂业人的大爱之心,爱国之举。